11月25日,大连玉米主力C2601合约以2254元/吨收盘、盘中冲高至2257元/吨,较前日结算价大涨36点——粮讯社监测数据显示,这一涨幅不仅创下7月下旬以来新高,更带动单日成交量突破79万手、持仓量增至103万手,资金净流入超1.6亿元。期现市场的“共振狂欢”背后,粮讯社通过一线调研、数据拆解,发现这场涨势是短期情绪与中长期压力的激烈碰撞:表面是供需紧平衡,实则是成本顶与累库预期的“冰与火”。
一、估值预警:2254已触“成本顶”,期现贴水被抹平
粮讯社跟踪数据显示,当前玉米的估值逻辑已从“低估修复”转向“高位承压”:
现货成本锚点:粮讯社调研东北种植户发现,2025年玉米种植成本约2100元/吨(折合1.05元/斤),当前东北优质粮源收购价叠加运费后北方港口对应成本价在2150-2250元/吨区间,期货2254元/吨的收盘价已触及成本上沿,农户种植从“亏损”转向“微利”。
期现基差收窄:粮讯社基差监测显示,C2601合约前期对现货的贴水已基本抹平,基差收窄至50元/吨以内,期货从“补涨”转向“跟涨”,领涨动力大幅透支。
替代价差约束:粮讯社替代品数据库显示,玉米-小麦价差维持在250-270元/吨,小麦替代性减弱;但玉米-高粱价差为负,高粱性价比更高,若替代品价格回落,将直接压制玉米价格空间。

二、驱动拆解:短期“紧平衡”是表象,中长期“累库”是本质
粮讯社通过产区、销区、企业三线调研发现,当前涨势是短期供需错配+资金情绪共同催化的结果,但中长期基本面并不支撑持续走强:
(一)短期:粮讯社一线调研——“惜售+补库”制造紧平衡
供应端:粮讯社东北产区调研显示,新粮上市进度过半,但农户因前期低价惜售,基层粮源流通放缓;华北受阴雨影响,约2000-3000万吨粮源霉变,优质粮源缺口扩大,粮讯社监测山东深加工企业转向东北抢粮,东北铁路进关量同比增160%,部分站点出现装运排队。
需求端:粮讯社企业跟踪数据显示,中储粮托底收储提供价格锚点;饲料企业启动春节前备货,生猪存栏4.3亿头支撑年需求1.9亿吨;深加工企业开工率回升,山东到车量连续增加。
库存端:粮讯社港口库存监测显示,北方四港库存117万吨(同比偏低)、广东港口库存同比降58%,补库需求推动现货价格坚挺。
(二)中长期:供需模型——“抛售+增产”将打破平衡
供应释放:粮讯社气象监测显示,东北上冻后农户售粮意愿可能增强,明年2-3月新粮集中上市,叠加当前粮权未大量转移,粮讯社预测年前或出现一定的季节性抛售,北港到港量回升将压制价格。
产量预期:种植面积数据库显示,2025/26年度玉米种植面积与去年持平,但单产向好,市场普遍预期增产,产需缺口收窄至350万吨,全年将进入“累库”状态。
需求疲软:粮讯社养殖跟踪数据显示,能繁母猪存栏小幅下降,白羽肉鸡养殖亏损,饲用需求预期下修;深加工利润处于近五年低位,消费仅增100-200万吨,难以对冲供应增量。

三、一线调研显示,当前玉米市场的“真行情”就看这三点:
1. 东北农户惜售实打实:种植成本1.05元/斤,60%农户只售了3成粮,优质干粮被贸易商加价争抢,基层流通量周降18%。
2. 山东企业抢粮迫在眉睫:华北霉变粮占比超20%,优质粮源稀缺,山东深加工企业库存仅够6天,只能高价调东北粮,收购价稳在2250-2300元/吨,宁可贵购不愿停工。
3. 中储粮托底价有实据:粮讯社核实,东北库点收购价2100-2150元/吨,黑龙江部分库点2050-2100元/吨,已累计收购很多了,实打实稳住农户心态,短期无集中抛售压力。
粮讯社判断,这波涨势由“优质粮缺+企业刚需”支撑,短期仍将偏强运行。
四、全产业链策略:短期抓机会,中长期防风险
粮讯社针对不同参与者提供精准策略:
农户:粮讯社建议优质粮源11月中下旬出售50%,剩余囤至明年3-4月“青黄不接”期(粮讯社预测价格高10%-15%);劣质粮源尽快出手,避免储存折价。
贸易商:粮讯社建议保持滚动库存,用期货合约对冲价格波动;关注东北-华北区域价差,北港到港量回升前可做跨区域套利。
加工企业:粮讯社建议与东北基地签订长期协议,锁定优质粮源成本;控制玉米使用比例在60%以下,根据替代品价差灵活调整配方。
五、后市展望:气势如虹,长空当歌
粮讯社通过供需模型,结合供需数据与产业动态,预测2026年1-9月玉米价格阶梯式上行,具体走势如下:
1. 1-2月:震荡上行至2250-2350元/吨。春节前饲料企业备货刚需释放(生猪存栏稳在4.2亿头+),叠加东北基层惜售,优质粮源流通偏紧,价格稳步抬升。
2. 3-4月:回调后反弹至2400-2500元/吨。东北上冻期结束,农户集中售粮致短期回调,但深加工产能扩张(年耗粮近8000万吨)+ 进口同比大降,支撑价格快速回升。
3. 5-6月:突破2500元/吨,冲向2600元/吨。养殖需求旺季来临,饲用消费占比超65%,叠加深加工产品出口增长(部分品类同比增20%),需求端持续发力。
4. 7-8月:加速涨至2650-2750元/吨。夏季高温影响粮源储存,优质粮更稀缺,且市场提前筹备新粮上市前库存,供需紧平衡加剧。
5. 9月:高位企稳2700元/吨左右。新粮零星上市但供应量有限,前期工业与养殖需求惯性延续,叠加种植成本支撑,价格站稳高位后回调。
粮讯社核心逻辑:2025/26年度产需缺口下,饲用+深加工需求双旺,进口补充有限,支撑价格整体上行趋势。
粮讯社提醒:这场玉米市场的“狂欢”,本质是短期情绪的集中释放,而非趋势性反转。对于参与者而言,把握短期补库机会的同时,更需警惕回调风险——期现联动、灵活操作,才是穿越波动的核心逻辑。(粮讯社原创作品)
(来源:粮讯社)